完善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监管机制,是连云港市纪委监委从群众信访举报的小问题中把握大政治、将民意窗口转化为工作切口的具体体现。
该市纪委监委开展2021年农村问题信访举报专项分析时发现,涉农信访占信访总量比例较高,其中举报内容涉及土地资源等小微权力的信访件占比达到7成,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离得最近、联系最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市纪委监委督促有关部门以加快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为抓手,完善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市农业农村局以村居为单位,对全市清产核资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所有承包土地、四荒地、山林地、沟渠塘坝、河道堤坡滩面、水面、海域及道路路肩沟坎等农村公共空间各类资产资源开展彻底排查。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综合运用协商、调解、公证、仲裁、诉讼等方式,全面理清公共空间、私人空间范围,明确道路水体、村庄内外公共空间边界,明晰资产资源权属,确保不遗不漏。
清底是基础,管好是目的。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搭建“农村集体‘三资’可视化监管系统”,通过数量、时间、空间、流向等4个维度,对资产资源进行定点、定位、定量、定级,着力构建精准、高效、透明的监管体系。同时将项目资金分配全流程向社会公开,实时可查、人人监督,让专项资金真正惠及群众。
村“两委”换届后,绝大多数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权力集中,廉政风险加大。市纪委监委搭建起基层小微权力数据监督平台,以监督“一肩挑”人员行使公权力为重点,梳理出村级工程、劳务用工、村级采购、困难救助等腐败易发高发权力事项,通过对无发包合同、发包价格畸低畸高等关键事项设置预警模型,强化数据分析,管住小官、制约小微权力,着力实现精准监督、实时监督、智慧监督。同时针对发生频率较高的系统性问题,选准小切口,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深挖细查问题线索,以严肃执纪问责,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推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