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新时代重大理论创新,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之一便是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充分认识到位,熟练掌握运用,奋力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三者有机统一,其中党性是根本,党风是党性、党纪的外在表现,党纪是党性、党风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三者一起抓。党性出了问题,必然党风不正、党纪松弛。要从锤炼党性抓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群众立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价值追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影响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狠刹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特别是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靠啥吃啥”式贪腐、反弹回潮的顽瘴痼疾,真正做到党性不可丢、党风不可坏、党纪不可违。
不敢不能不想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三者相互联系,不敢腐是前提、不能腐是关键、不想腐是根本。要以系统观念一体推进“三不腐”,着力解决反腐惩恶、监督管理、建章立制等方面举措不衔接、流程不贯通等问题。在推进不敢腐的时候,注重挖掘和发挥不能腐和不想腐的功能;在推进不能腐的时候,注重吸收不敢腐和不想腐的有效做法;在推进不想腐的时候,注重发挥不敢腐的震慑和不能腐的约束作用。要精准查、查精准,严肃查处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科技创新等“国之大者”和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要事”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件,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督促完善机制制度,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推动发展更加紧密地联动起来。
充分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全周期管理注重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运行机制、过程结果等多维度对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全主体共管、全要素激活、全链条贯通、全过程把控,努力实现系统化管理和管理系统化。当前重点是推动“两个责任”齐抓共管。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对领导干部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推动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廉洁文化滋养身心,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监督责任,对党委(党组)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干部轮岗交流、财务管理、党内政治生活等制度常态化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抓“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抓“关键少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重点论”的体现,能起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紧盯“一把手”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推动“一把手”亲自抓班子带队伍,全面掌握班子成员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情况,运用第一种形态及时开展教育提醒和帮助,自觉接受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基层监督,推动领导干部管好自身,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分管领域风气,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督促综合运用谈心谈话、权责公开、情况报告、问题直报等方式,将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落到实处,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对一级负责,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锻造勇担时代重任的纪检监察铁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必须系统施策、协同发力。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严把队伍入口关,畅通进出通道,充分激发队伍活力。持续深化全员培训,注重在监督办案实战中提升能力水平。坚持依规依纪依法,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勇于刀刃向内,确保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