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从大数据入手,把监督检查方向转到是否存在乱发、滥发的情况上……”不久前,江苏省太仓市纪委监委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根据面临的新情况,工作人员及时建议改变调查方向。
随后,根据新调整的工作思路,市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平台,统筹调取农业农村、资源规划等部门10余类4万多条相关信息,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数据库”,构建数字监督模型,精准筛选出300余条疑似线索,有效提升了监督质效。
开展数据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梳理为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涉及的征用土地信息,深挖“农村公路改扩建”“土地换保障”等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的问题线索,工作人员在现场踏勘检查中发现,某村为配合重大项目建设,存在大量的承包地改变了用地性质的情况,所在的镇、村却没有及时将相应土地面积进行核减上报,导致有关部门仍按原有面积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通过数据比对和现场调查,我们累计发现多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75户,涉及土地面积461亩,追回补贴金额20余万元。”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针对发现的问题,太仓市纪委监委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对6人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同时,制发监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迅速落实整改措施,主动追回多发的补助资金,举一反三促整改,确保惠民利民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位。
为深化案后治理,市纪委监委要求各镇(区)纪(工)委做好日常监督,督促各乡镇财政所、农经站等站所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对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复查,从源头上推动2023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精准、规范。
此外,为推进监督精准化常态化,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基层廉勤监督员常驻村(社区)的“近距离”监督作用,依托小微权力“一点通”“基层廉勤监督”平台,通过“网格化”巡查、常态化监督的方式,及时发现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我们定期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推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20余个事项纳入市委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的重点内容。”太仓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探索提升监督效能方式方法,让基层监督有形更有效。(冯放)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593号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