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街道党工委将“阳光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强化街道上下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抓住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重点环节,深度利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较好破解了扶贫工作三大问题。
一是动员部署夯“实”责,破解责任不清晰的问题。街道党工委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要求。街道主要领导主动担当,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重点环节亲自主抓、重要工作随时过问、重大问题及时协调。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逐级压实责任,层层传递压力,细化扶贫分工,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和社区(村)书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机制。组织街道所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召开业务培训会,对“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手机APP数据采集录入进行专题辅导,切实提升帮扶技能。
二是上门走访摸“实”情,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街道130多名机关干部和社区(村)书记深入到各自帮扶的扶贫户家中,对扶贫户信息,包括人口数量、劳力状况、家庭困难等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对,并将农户的基本信息、帮扶信息、收入信息、走访照片等一项不漏地上传“阳光扶贫”手机APP客户端,确保在全市率先完成数据录入任务。在调查核实信息、摸清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每名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实际研究帮扶措施,设身处地提出脱贫方案,并运用APP进行信息化管理,实时跟踪问效。
三是督查监管务“实”功,破解扶贫不深入的问题。在集中走访阶段,街道纪工委充分运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对帮扶责任人实时监督、跟踪监管、全程督查。通过“入户现场”栏设有的“签到”模块自动定位帮扶责任人所在位置,督促其在状态、善作为;对未能按时完成的给予督促提醒,并对入户走访、项目走访、帮扶信息、收入信息、脱贫分析等所有帮扶记录量化考核;对走访情况、信息比对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如发现存在虚假扶贫、帮扶不到位等情况,将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并进行通报。
下一步,宜城街道将对春节前走访进行科学筹划部署、妥善安排资金,并积极探索和形成常态化督查机制,实现日常监督与动态监管“双管齐下”,严防“阳光扶贫”滋生“微腐败”,确保困难群众获得实惠、党的政策落到实处。